外碧村的“农文旅”元素

文_蔡飞跃

 

乘车前往泉州市永春县东关镇外碧村,虽是晚春,窗外的阳光依然用特有的方式催发生机,我的心底涌起阵阵暖流。

 

顺道去东关镇政府驻地,镇党委郭书记和镇政府庄镇长热情地为我介绍,外碧村辖有溪东、溪西、大山三个自然村,分布在湖洋溪下游碧溪两岸,2200多人口。近几年,外碧村围绕“碧溪风情·乡土记忆”的主题,以碧溪为景观轴,依据研学、休闲娱乐、农耕体验、徒步探秘、民宿等不同需求建成五个功能区。不久前,成功入选全省乡村“五个美丽”建设典型案例名单。

 

我急切地发问:“外碧村选择什么途径发展?”郭书记接口回答:“走的是农文旅之路。”于是,解读架构外碧村“农文旅之路”的元素成为我此行的主要任务。

 

从镇政府驶往外碧村的5公里路上,我都在静心思考。车在外碧村边的李深静农贸中心停靠,碰巧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陈新剑到县里参加为期一周的封闭培训,陪同我参观的是2021年10月因年龄原因卸任村党支部书记的陈志文,还有当地的几位老者。

 

走进农贸中心,室内陈列着土特产和碧溪整治过程中的图片,四周安静得可以听见厝后潺潺的流水声。陪同参观的人员谈起外碧村的的变化绘声绘色,如数家珍。

 

陈志文说,2012年6月他刚担村书记时,村财收入仅3.5万元,碧溪杂草丛生,村庄非常杂乱。不久后,外碧村美丽乡村建设正式启动。外碧是著名的侨乡,生活在马来西亚等国的侨亲达七八千人,他们热心故乡的公益事业,马来西亚侨亲李深静博士捐资建设村里的道路、桥梁,村里也积极募集资金。2015年,荒寂已久的碧溪流域欢声笑语,村民、工匠们忙于除杂草、砌溪堤。2016年整治工程告竣,还碧溪一泓澄澈。

 

四季皆景的外碧村,彰显古村落的原生魅力。美丽乡村建设必须整治村庄环境,村干部入户宣传发动,房前屋后临时搭盖、鸡鸭栏舍该拆除的拆除,公厕该修建的修建;根据村落传统风貌格局,合理突出房、田、林、路、街等元素,收储租赁破落古厝修旧如旧,并对裸房进行装修,延续古村的韵味;同时利用清理出来的空地种植蔬菜、茶树等代替绿色景观。道路绿化率达到98%以上,路灯亮化率达到85%以上,美化的环境承载更多的乡愁记忆。

 

成绩是可喜的,做起来并不容易。俗语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上面的千条线都得依靠身处最前沿的基层党员干部这根“针”承上启下,通过他们穿针引线、落实各项任务。村庄整治进行时,村干部带头献地捐资,村民们有样学样,有力保障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效。

 

碧溪在农贸中心的厝后流淌,这也是郭书记所说的景观轴。溪岸上,大大小小的石头自然排砌,滴翠的草木无拘无束地占据各自的领地,摇曳生命的旗语。溪的东南方向是五台山,西北为虎巷山,宛若飘带的碧溪隔开两岸的村庄。往西望去,东西大桥、光邦大桥近在咫尺。

 

在东西大桥的桥亭下,有一处古瓷窑址,是爱好稽古的游人喜欢的地方。

 

外碧村不仅有古瓷窑,也有古渡口和古官道。古渡口分列在碧溪畔的加莲埔(曲港)、汤洋(田牛港)。曾经,这两座码头与东关桥码头作为湖洋、东关、外山、乐山八都(现为南安市向阳乡)等地的木材、陶瓷、茶叶等货物的起运码头,远销东南亚、日本、坦桑尼亚诸国。外碧村五台山古官道是宋元以来的交通要地,连接永春、德化、大田、南安、仙游等地,北上福州、南平入京。这条千年古道,留下了蔡襄、朱熹、陈知柔、张瑞图、颜廷渠、“兄弟进士”李开芳和李开藻,以及李光地等历史名人的履痕。

 

随处可见的历史人文景观、山水田园风光,以及助力外碧村评为第七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的“白番鸭”品牌,加上穿村而过的省道三郊线,这些独特的元素和优势,打开了外碧村以“农文旅”赋能乡村振兴的思路。

 

外碧村田园风光

 

热爱的事业不需要多大的天赋,只需要用最大的热情去做,便会有收获。从2019年起,外碧村筹措资金110多万元规划建设旅游服务中心,并着力打造“一轴五区”的“农文旅”项目,整合农业、水利、库区移民等资金,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组织实施碧溪两岸景观提升、临溪屋面平改坡及立面的改造,每一个微景观,每一处细部节点,都体现外碧人的用心用情。紧接着,沿溪栈道、景观照明也得到实施,这些蕴含文化元素的项目的建成,赋予碧溪成为外碧乡村旅游的景观轴。

 

走在块石铺砌的景观路上,两岸房舍白墙青瓦,富有闽南水乡韵致,浓郁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溪边不远处,便是沐野拾光农耕体验区。一块块流转的田地,用于种植萝卜、油麦菜、芥菜等农作物。在农耕园里,以二十四节气为主线布置农耕文化,集休闲、娱乐、体验为一体,根据四季农时,可享受土地翻耕、木犁耕地、插秧、割稻谷、捆稻草、蔬果采摘和认领种植的农趣,还可以在旅游服务中心烹饪大锅饭、烤地瓜、做茨壳粿减压。

 

靠山吃山,外碧村有耕地面积622亩,山地面积1.05万亩,经济林1297亩,这是外碧村自身的优势。经过引导,村民们种植起茶树、芦柑、酸梅桃、水蜜桃、毛竹和蔬菜,吸引游客前往观光、采摘。通过田间学校和旅游,带动农户、残障人士养殖白番鸭、蜜蜂,延伸农产品产业链和旅游产业链,实现农业附加值。

 

溯溪而行,前来研学、团建、旅游的团队来来往往,喜悦写在他们的脸上。一问,才知道外碧村与泉州师院等15所高校签订长期合作协议,中小学前来研学的更多。向前延伸的路上,不时掠过蓬勃的生命气象,特别是那一朵朵鲜艳的红花,最是耀眼。滨水休闲娱乐区设置在碧溪上游,以碧溪为主、拦鱼渠为辅,设有划船、戏水、亲鱼等亲子互动项目。看着孩子们和父母在划船、戏水互动的过程中,加强了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父母也在情不自禁中表达自己的爱意,其乐融融的情景让人心暖。

 

从游船停泊的码头边,拾几级台阶而上,便是家风文化馆。台阶是石砌的,护坡也是石砌的,格外养眼。家风文化馆设在陈氏祖厝福安堂,占地3000多平方米,共78间房,已有百年历史。门口稻秧碧翠,俯瞰碧溪蜿蜒,一派田园风光。2016年,村民意识到家风传承对素质提升的重要性,便自发将福安堂筹建成乡土记忆馆,把收集到的生产生活器具和侨批侨信在馆内展示。2018年,县、镇有关部门投入资金,将乡土记忆馆完善升级为永春县家风馆。2020年,泉州市、永春县有关部门将家风文化馆提升打造为“我爱我家——家风家训文化园”。与一拨外地访客同时走进馆内,深深为丰富的馆藏所感动。馆内设四大展区48个展馆。室内体验区主要包含华侨文化、家家有礼、家有规矩、我家有宝、顿悟堂等功能区。通过场景再现、实物展示、互动体验等形式,集中居示永春的华侨文化、优秀家风、传统礼仪、民间习俗。步出福安堂,以农田、古厝、溪流等自然、人文景观构成的室外体验区,让游人流连忘返,而展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八德”文化和耕读文化的景观墙,于寓教于乐中提升教育效果。

 

人文景观的深度挖掘是文化旅游的关键所在,外碧村境内有古官道、古树、古渡口、古窑址、古廊桥址、抗倭古寨、宋代摩崖石刻、古牌坊,触发外碧人的创新灵感。特别是五台山古官道林木茂密,朱熹、李开藻等先贤曾写下诗句,还有海拔900米处的百德泉,适合年富力强的游客徒步探秘。经过筹措,青云古官道徒步探秘区很快生成,如今是访客喜爱的特色旅游项目。

 

食宿是旅游的重要硬件。在文化园周边,一座座民宿、奶茶店和旅游综合服务中心等配套建筑巍然而立,满足前来接受家风教育、红色旅游及乡土研学的社会各界人士的需要,每年为村财增加近10万元的收入。

 

外碧村碧溪

 

“一轴五区”因项目多样、特色鲜明被人们津津乐道,外碧村也凭借产业兴旺而乐业宜居,2021年被确认为“福建省乡村振兴实绩突出村”“福建省第二批省乡村振兴治理示范村”,2022年,又获得“泉州市侨乡文化名村”等荣誉称号。随着“农文旅”的发展,助推村民增收增富,100多位村民直接参与乡村旅游经营。全村建档立卡贫困6户21人,也于前几年全面脱贫。因了村财增收,村里还为70周岁以上老人提供“免费午餐”,让村民们得到了实惠。

 

采访归来,我与陈新剑有几次电话交流,他自2021年10月起担任村里的“一肩挑”。陈新剑对外碧的村情是熟悉的,他谈古瓷窑、古渡口,谈古官道和历史人物,谈农林资源的发展、开发,还谈到兴办乡村旅游的文化追求,我对外碧村的“农文旅”元素有了新领悟。

 

陈新剑高兴地告诉我,乡村文化旅游为外碧带来实实在在的变化,2022年村财收入101.28万元,2023年1月至5月,吸引5万多人前来研学、团建和旅游,力争超越全年创收114万元的目标。

 

当我问起外碧村今后的打算,陈新剑这样回答,目前正在实施梨树脚栈道工程、挑水潭护坝工程、交通驿站、加莲埔角落护岸工程等项目及配套设施建设。下一步,将进一步优化资源,完善项目配套设施,将农业、华侨文化、康养等元素深度包装,通过市场化运作,促进农业、文化和休闲旅游有效结合,合力推动外碧村经济发展驶上快车道。

 

外碧村的乡村振兴已取得不俗的成绩,我从它的发展历程中感受到一种力量。我热切的目光,将默默注视外碧村创业者勇往直前的脚步!成绩是可喜的,做起来并不容易。俗语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上面的千条线都得依靠身处最前沿的基层党员干部这根“针”承上启下,通过他们穿针引线、落实各项任务。村庄整治进行时,村干部带头献地捐资,村民们有样学样,有力保障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效。

 

碧溪在农贸中心的厝后流淌,这也是郭书记所说的景观轴。溪岸上,大大小小的石头自然排砌,滴翠的草木无拘无束地占据各自的领地,摇曳生命的旗语。溪的东南方向是五台山,西北为虎巷山,宛若飘带的碧溪隔开两岸的村庄。往西望去,东西大桥、光邦大桥近在咫尺。

 

在东西大桥的桥亭下,有一处古瓷窑址,是爱好稽古的游人喜欢的地方。

 

外碧村不仅有古瓷窑,也有古渡口和古官道。古渡口分列在碧溪畔的加莲埔(曲港)、汤洋(田牛港)。曾经,这两座码头与东关桥码头作为湖洋、东关、外山、乐山八都(现为南安市向阳乡)等地的木材、陶瓷、茶叶等货物的起运码头,远销东南亚、日本、坦桑尼亚诸国。外碧村五台山古官道是宋元以来的交通要地,连接永春、德化、大田、南安、仙游等地,北上福州、南平入京。这条千年古道,留下了蔡襄、朱熹、陈知柔、张瑞图、颜廷渠、“兄弟进士”李开芳和李开藻,以及李光地等历史名人的履痕。

 

随处可见的历史人文景观、山水田园风光,以及助力外碧村评为第七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的“白番鸭”品牌,加上穿村而过的省道三郊线,这些独特的元素和优势,打开了外碧村以“农文旅”赋能乡村振兴的思路。

 

网站首页    乡村振兴    讲好乡村振兴故事(二) | 系列报道⑫外碧村的“农文旅”元素

讲好乡村振兴故事(二) | 系列报道⑫外碧村的“农文旅”元素

2024年5月8日 18:25
浏览量:0
导 航
热 点 推 荐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