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埔村位于新圩镇北部,下辖后埔、田洋、田中央、下寮4个自然村,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村,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村内种植的特色蔬菜除海内外闻名的古宅大蒜外,还包括生姜、包菜、白菜、土葱、茄子、辣椒、黄瓜等。

 

后埔村地处平原地带,县道413贯穿后埔村,外围道路承担对外交通职能,是前往后亭村、古宅村、金柄村主要交通要道。全村道路网络较为完整,村路四通八达,主要交通要道以及村庄小巷总体实现路灯、巷灯全覆盖。借助地理区位优势,后埔村已经成为新圩北部四村的中心,村内有小型的农贸市场,商超、餐饮较多,有一定商业发展基础。

 

后埔村历史悠久,自明成化五年(公元1469年),黄氏泉州紫云行派翔安金柄分支三房始祖益澄公开基锡头后,后埔村建村,迄今已有五百五十三年。本地的节日庆典主要有:王爷佛诞日、天师节、保生大帝节等,村民们会用戏曲表演、供拜来庆祝这些节日。

 

 

中国台湾传统榨糖工艺源自闽南,绘于十八世纪中期的台湾省《番社采风图·糖廍》图中描绘的场景与后埔村的“糖廍”颇为相似。

 

从19世纪末到上世纪70年代,后埔村的主要经济收入,一直是种蔗制糖。改革开放前,制糖收入占全村总收入60%以上。后埔村有3个“糖廍”(闽南话译音,制糖土作坊),按村头村尾村中央的地势不同,共分为上、中、下三廍,均属于大队集体所有。每个糖廍年产糖多则百余担,少则十几担。现在去后埔村还能看到古法制糖的遗址,村里还有一个使用机器压榨的糖厂,位于村外的一片龙眼树林里。

 

“一树一策”“一树一园”是厦门市针对古树名木保护的创新举措,大埕公园的古树保护做法,既保护了古树,也让古树成为公园的亮眼元素,为城市高颜值添彩。在后埔村黄氏祖厝附近,屹立着两棵参天古樟树,至今已1300余岁,是厦门记载在册的最古老树木。远看,它们郁郁葱葱,枝繁叶茂,生机勃发;近看,两棵樟树彼此隔空对望,相依相偎。这两棵古樟树一“公”一“母”,被当地人称为:“公婆樟”,是一位黄姓先人在唐代武则天时期所种。这一种下便是共同历经风雨,相依相守千余年。

 

 

“公婆樟”在后埔村就是神一般的存在,当地人尊称它们为“樟公”、“樟婆”。清朝道光年,皇帝下江南时,这两棵樟树退敌护驾有功,皇帝便封它们为“樟府王爷”,立了“樟府王爷”的佛像,每年农历九月十一就是樟府王爷的诞辰,村民们都到樟树下举办庆典,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黄氏后人遵从祖训,广植树木,并立碑警示,“林木有阻风、储湿、固埌之奇功,宝也。大仑尽木皆护,毁者非我族人也。"

 

这对“公婆樟”位于后埔村祠堂东南侧。远看,两株古樟郁郁葱葱,枝繁叶茂;近看,它们彼此对望,相依相偎。它们虽然历经千年沧桑,根部空心、树皮斑驳,但树干仍挺拔有力。8个成人手拉着手环抱,才能把一株樟树的“腰”抱起来。2007年,当地对“公婆樟”周边进行修缮,为它们立起支撑屏障,建了个小广场,为它们延续下千年的深情。

 

“公婆樟”见证了后埔村千年的岁月更替,也将继续守护勤劳善良的后埔人。烟火后埔,美丽繁华。现在的后埔村洋溢着一片繁华的景象,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热潮中下,处处焕发着欣欣向荣,勃勃生机。

 

(来源:海峡乡村杂志社)

网站首页    美丽乡村    厦门新圩镇:和美乡村 紫云后埔

厦门新圩镇:和美乡村 紫云后埔

2023年12月26日 09:54
浏览量:0
导 航
热 点 推 荐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