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背景

 

2018年,福建省住建厅联合财政厅、台港澳办出台《关于鼓励台湾建筑师来闽参与乡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在全国率先建立以乡建乡创为主题的两岸合作机制,搭建台湾青年参与闽台乡建乡创平台。2021年3月份,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省住建厅又联合财政厅、台港澳办、妇联出台《关于深化闽台乡建乡创融合发展若干措施》,加大扶持力度、拓展合作领域,省级财政每年安排5000万元,补助项目从10个增至100个,合作范围从村庄规划设计、文创拓展到历史文化保护、集镇环境整治、农房建设、产业培育等多领域多方面。截至目前,入闽台湾建筑师团队105支、台湾乡建乡创人才300多名,陪护式服务村庄280多个,覆盖全省80%以上县(市、区),培育出一批促进乡村振兴的合作样板项目,也涌现出一系列典型做法,如“助力新集镇建设 乡建乡创新‘起步’”的福州市罗源县起步镇集镇环境整治项目……

 

一个榜样一面旗帜,一个案例一份启迪。为进一步总结推广闽台乡建乡创优秀做法,省住建厅拟在“福建住建”微信公众号上陆续推出一系列典型案例,以飨读者,但愿能起到抛砖引玉作用。

 

二、收获经验

       

台湾吴正隆设计团队立足起步镇情实际、用心陪护探索,收获了集镇环境整治的宝贵经验。

 

尊重信任专业、目标规划先行

     

起步镇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设计团队认真向当地能人志士学习、挖掘文史资料,将当地的自然、文化、民俗、节庆等要素作为规划设计的立基之本。当地政府充分尊重设计团队在规划设计上的专业,集中精力推进项目进展,全力做好服务保障。

 

     

设计团队第一步与上位规划衔接,全面研究《罗源县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提出集镇整治规划先行、分期实施的推进思路。先是提炼该镇文化符号,确定了“镇标”:将起步镇的“起”字分左右两半,将山和水融为一体,意指起步镇独有的自然风光和千年古道、仙茅双山、起步溪长,同时融入非遗“三代祖师”过火庙会仪式元素,独树一帜。在最短的时间内,设计团队以专业的驻点陪护,对起步镇集镇环境整治提出“大手术”和“微整容”实施规划,第一期实施项目已让居民看到了成效。

 

 

 

 

 

 


 

共同缔造家园、圆梦集镇理想

     

“共同缔造”是台湾团队开展规划设计、社区营造不可或缺的工作方法,在起步镇集镇环境整治中得到了有效的实践。由政府部门、设计师、建设者、相关者一同参与,这其中的建设者和相关者就包含了当地居住者,他们既是集镇整治的受益者也是建设维护的共建者。

     

起步镇“人多、路窄、房破 ”,在老一辈村民的印象中,这里似乎20多年没变过。让小镇旧貌换新颜,一直是起步干部群众的共同心愿。设计团队入驻后,拜访集镇居民,倾听心声,了解当地情况,走访调查、发放问卷,让居民共同参与自己家园的营造。同时汇聚各方力量,推动共谋共建共管,培育“起步模式”:建立常态化的志愿服务、体系化的自治组织、制度化的乡贤回归之路、畅通性的群众共治参与渠道,强化规则意识、集体意识、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在环境硬件整治同时树立人文软性保障,为共同家园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设计团队针对村民提出的商铺安装推拉门会遮挡视线不够敞亮问题,反复修改图纸,最终设计出折叠式的“书卷门”,既解决了采光问题,又彰显当地的书香底蕴。在互相尊重、携手共建的氛围下,村民们逐渐从刚开始的被动犹豫,变为积极参与,有的主动拆除了自家楼顶的违章搭盖,有的自发担任砖瓦匠帮助施工,还有的用花草装点起门口的“微庭院”,串起一路美景。

 

三、实效成果

 


#改造前 >>



#改 造 后 >>



#改造前 >>



#改造后 >>



#改造前 >>



#改造后 >>


      吴正隆设计团队开始集镇整治工作,与当地政府、本地居民携手,谋划新蓝图,共建新家园,营造新动力,为全省集镇环境整治增添新样板。

 

一、居民满意了

     

2022年初,在集镇的大街小巷,村民看着改造效果图,再望望自家焕然一新的房屋和街巷,脸上溢满笑容。起步桥上,年过九十的老大爷当着大伙儿的面儿唱起自编评话:“古桥公园重改造,古街全面是新貌……”春节前夕,返乡过年的乡亲们惊喜地看到,家乡变了个样:农贸市场换上了马头墙“新装”;统一店招、遮阳棚,商业步行街古色古香;公交车站搬离市场,人车分流,秩序井然......

 

二、乡愁留住了

     

吴正隆设计团队认为,只有把集镇的历史文化图谱融入环境整治工程,才能打破千镇一面的整治模式,为集镇注入人文气息、地域特色和精神内核。翻阅县志古籍,与老者座谈,起步镇的文脉之深厚逐渐被设计团队挖掘。

     

村里的老人们回忆,“儿时的起步镇面朝汪洋大海,海边的黄氏古厝前,人们搭戏台、听海浪、喝碗茶。” 沧海桑田,这些不曾被典籍记录的历史,早已被年轻一代忘却。于是,帮助村民们修复小镇历史记录的“断层”,留住乡愁,成了设计团队规划建设的题中之意。黄氏古厝是一座建于明清时期的珍贵古建筑,设计团队结合古厝深厚的国学底蕴,对其进行保护性修复,并在周末定期开办国学讲坛,邀请当地老师担任志愿者,向孩子们讲述起步镇的名人轶事与历史渊源,让这份乡愁代代相传。

 

三、成效认可了

     

罗源起步镇集镇环境整治项目获得了2021年城乡建设品质提升省级集镇环境整治样板的第一名。

 

四、未来继续

     

开设秀珍菇等农特产品展示点,带动镇里农业发展;还要开办长者食堂,让老年人“食”有所依……。起步桥,系福温古道罗源段的重要桥梁之一,原为一座木构式风雨廊桥,几十年来,这里一直是村中老人茶余饭后的聊天议事地。“希望在有生之年,看到儿时的起步廊桥。”一位老人的话,道出了村民们的共同心愿,也令设计团队万分动容。在项目二期规划中,计划聘请专业的古建团队,恢复古桥及其周边风貌,尽力留住古桥历史记忆,并延续其公共文化交流空间的功能。
 

一、特色产业发展

 

 

秀珍菇农特产品展销中心

 

二、公共休闲空间

 


长者食堂



大众茶馆



大众阅读

     

长者食堂、大众茶室、农贸市场改造、集镇主干道人车分流等项目和戏曲表演、特色美食、文化创意、农特产品展陈与营销等体验,都在施工中。

 

(来源:福建省青年建筑师协会)

网站首页    乡村振兴    闽台乡建乡创合作案例分享 | 吴正隆:寻根 • 起步

闽台乡建乡创合作案例分享 | 吴正隆:寻根 • 起步

2022年7月7日 15:54
浏览量:0
导 航
热 点 推 荐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