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县杏陈镇埕英村位于东山岛西北部,东山岛素有“东海绿洲”的美称,其独特的地理优势,为埕英村加入漳州市全域旅游战略提供了先决条件。埕英村曾先后荣获省级生态村、省级综合文化中心示范点、市级森林景观村落、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县先进党组织等荣誉称号。2021年,东山县埕英村休闲渔业示范基地被评为福建省第十四批“水乡渔村”休闲渔业示范基地。近年来,在驻村第一书记黄丽的带领下,埕英村采取“整体规划、分段实施、多方筹资”发展思路,以1.1公里陂仔溪为依托,步游道项目为中枢主轴,拓展连片何家大院、威惠庙、“初心”文化园、何家大院二期生态旅游项目等景观景点,打造占地75亩“溪畔人家”开放型旅游景区。同时完善浅海万亩蓝田、水产养殖业、苏绿水产加工厂等旅游配套设施,发展休闲渔业、观光工厂等业态,构建渔旅融合一体化发展。
何家大院:感受闽南建筑风情
何家大院是基地最具特色、最具闽南风情的建筑。详观整座大院,由8座南洋风情与闽南传统风格交融为一体的番仔楼组成,整个大院布局坐东北朝西南,各楼前后排开,总占地面积有12.5亩,其中番仔楼建筑群占地约3000平方米,像这样的规模在漳州地区的农村也是不多见的,真可谓为一处不可多得的农家“大观园”。据介绍,这座“何家大院”,是东山县杏陈镇埕英村一处颇具规模的民居,当地村民俗称“番仔楼”;东山岛解放初五十年代中期,由旅居新加坡何氏一族老一辈华侨筹资兴建,诠释着老华侨一片拳拳的桑梓情怀。
一进入大院,转过月亮边门,整个占地约7亩的院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处观赏鱼池,只见那池中10多条足足有五六斤重的锦鲤,上下翻腾、来回戏耍、尽情游泳,分明是“鱼人同乐”图;顺着庭院观赏,整个庭院中栽种着棕榈、桂花、三角梅、白玉兰等10多种各色各样的花草树木,蜜蜂、蝴蝶、蜻蜓生灵们,曼妙其中,给整个庭院带来了勃勃生机。下得几级台阶,面前再次豁然开朗,汪汪的池水碧波荡漾,池中带池、弯弯相依,一座小桥流水,连接起了类似于“廋西湖”之微缩景致;池边,柳树流苏、随风轻扬,嫩绿、翠绿、墨绿,仿佛每一片叶子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将那庭院衬托着越发高光、越发生机勃发、越发靓丽多姿,不禁使人萌发出“庭院生绿植,蔽舍常清香”之赞叹来;池中,荷花摇曳、锦鳞穿梭、喷泉如玉……好一幅铺展开来素雅清新的山水画卷!
如今,何家大院整在进行提升改造,建设旅游休闲文化广场,民宿、旅游公厕等旅游设施。光临此处,品味乡村风景,记忆你的乡愁,珍藏一份诗和远方……
“初心”文化园:为美好生活祈福朝拜
“初心”文化园是一处集朝拜、观光、休闲、节庆、旅游为一体文旅休闲广场。广场立足于文化和休闲两大功能,很多地方体现出了更多人性化、富有时代感的设计理念。取“初心”二字,寓意“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具有一定的政治思想高度,也体现了厚重的人文情怀。广场周边,分布着“家风家规家教”的文化灯饰,让广场的文化气息更加浓厚。
文化园还为节庆、举办大型活动提供了绝佳的场地,不仅可以满足小规模的演出活动,也为附近居民集中锻炼、跳广场舞提供了便利,尤其是重新铺装的地砖,直接烘托出了舞台欢乐活跃的氛围。前不久,关帝环岛祈福民俗文化活动,就在“初心”文化园举办,众多信众前来朝拜祈福,现场氛围热烈而浓厚。
“初心”文化园通过增加景墙、调整绿化布局层次,使得公共活动空间更大,更便于村民和游客休闲参观,也为党建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提供了必要的公共空间。占地8亩多的“初心”文化园,以及产业观光平台、党员初心亭,完善党员学习教育基地,意在创造舒适、惬意、悠闲的水乡渔村宜居环境,推动乡村旅游业发展。
中华乌塘鳢养殖基地:体验别样的海上娱乐
中华乌塘鳢养殖基地,为游客提供花蛤捕捞体验、虾蟹捕捞体验、海上垂钓、滩涂捡泥蚶等休闲渔业体验项目,增加游客们的参与度,提升游客旅游体验感。
花蛤,俗称“文蛤”,贝类中的珍品,因贝壳表面光滑并布有美丽的红、褐、黑等色花纹而名。花蛤捕捞体验是基地最受欢迎的活动之一:用一个带着30厘米长锋利耙子的铁笼,像犁田一样在海边沙滩海水中犁过,20厘米深的沙子里藏着的花蛤就像被篦子梳过的头发里的虫子一样,全部被筛出来,连同沙子滚落在铁笼里,沙子会从铁笼缝隙漏出去,只留下花蛤。然后再抖动铁笼,死花蛤的壳因为很轻,会被猛烈的海风吹走……
基地还提供了海上垂钓项目。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平心而论,纯风,这水上的更柔更纯,深吸一口微润的海风,咸咸中带着淡淡的清香。江边垂钓是人等鱼,而海上垂钓是鱼等人,这大概是体验最大的径庭。在鱼塘岸边,手持鱼竿,看着它开始剧烈的抖动,紧接着浮漂下沉,活碰乱跳的鱼就上钩了,熟练的提竿收线,猎物甲板上蹦哒,心情也因为有了收获,感觉愉快。
滩涂捡泥蚶也相当有趣。泥蚶外壳上长着一道道竖条的黑色毛绒,善于在刚退潮的沙面下隐身。退潮后的海滩,会留下一道道的凸凹痕迹,泥蚶将身子钻进沙子下面,在沙面上留下一条似开不开的小口子,一张一合,发现了这种伪装就知道下面肯定是它了。
溪畔人家:在游步道上休闲散心
“溪畔人家”旅游休闲项目,对陂仔溪进行拓宽提升,建设游步道、拱桥等项目,打造文化旅游休闲步行街。游步道整体是一条充满活力和生机的绿色廊道,也是一条集生态、休闲、康体和文化为一体的生态健身走廊。漫步栈道,享受与城市快节奏截然不同的“慢生活”。
“在游步道上,跑跑步,锻炼一下身体”,“出来呼吸一下新鲜空气”,“看看周边景色”……游客漫步的目的不一,就像生活方式的千面万象,即使同走在这条绿荫包围的“慢道”上,他们也有不同的节奏,有的跑、有的走。
溪畔人家项目通过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的有机融合,构筑了多条绿色生态步行通道,呈现一幅幅城市“慢生活”的图景。
“钟灵毓秀,鱼米之乡”。未来,埕英村将继续以建设“水乡渔村”为契机,深化基层‘党建+’模式,聚焦‘强支部、旺产业、抓民生’,以“水乡渔村促振兴”为抓手,规范基层组织建设,引导浅海产业做强,完善民生基础设施,凝心聚力促发展,砥砺奋进谱新篇。
交通小贴士:
在东山县西埔车站下车,驱车前往东山县杏陈镇埕英村,途经:疏港路、东山连接线,全程10分钟,约10公里。
东山埕英:渔旅融合,打造鱼米之乡致富新路
-
2025“福将杯”八闽旅游美食创新评选大赛在建瓯举行
4月21日上午,2025“福将杯”八闽旅游美食创新评选大赛在建瓯市饕餮广场举行。本次大赛由省旅游协会、省餐饮烹饪行业协会、建瓯市人民政府、建瓯市人大常委会指导,省旅游协会旅游美食分会主办。省旅游协会会长李毅強博士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2025年04月27日
-
京东“春晓计划”走进泉州,商家0元开店、拿补贴投广告、上活动快速爆单
2025年04月10日
-
《海峡乡村》杂志 赋
2025年04月09日
-
讲真学堂:短视频创作领域的技能孵化站,助力创作者技能提升
在短视频内容日益丰富、竞争愈发激烈的今天,许多创作者在面对一堆杂乱无章的视频素材时,往往感到无从下手。为了帮助这些创作者更好地掌握短视频创作的核心技能,讲真学堂推出了一系列短视频创作课程。这些课程涵盖了从内容策划、脚本编写到视频拍摄、后期制作的每一个环节,旨在帮助学员全面提升短视频创作能力。
2025年04月09日
-
福建省旅游协会系统“五级联创党建”座谈会在福州举行
4月2日,福建省旅游协会系统“五级联创党建”座谈会暨签约仪式在福州举行。原省旅游局正厅级巡视员、省旅游协会会长李毅強博士,省文旅厅机关纪委书记、一级调研员苏前松,省旅游协会党支部书记杨基民以及福州市、泉州市、晋江市、连江县旅游协会相关负责人,有关乡镇、村书记等30多人出席座谈会。会议由省旅游协会常务副会长苏永青主持。
2025年04月03日
- 2024-03-19
- 2024-01-18
- 2024-01-18
- 2024-01-17
- 2024-01-16
- 2024-01-16
- 2024-01-08
- 2024-01-05
- 2024-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