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过永泰的人,都对那里的绿印象深刻,尤其是散落于山间的一个个乡村,宛如一幅幅形态各异的山水画。
阳光照耀下,水天一色,波光潋滟……来到赤锡库湾,永泰县赤锡乡赤锡村让人眼前一亮。
绿水青山赤锡村
近年来,以助力库区乡村振兴为抓手,赤锡村大力推进水库移民后扶示范区建设,提升村庄基础设施、发展休闲旅游……如今,赤锡村从过去脏乱破旧的小村庄,摇身变成美丽的移民村。
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创建生态宜居环境,是赤锡村变身的第一步。
赤锡村结合库区移民后扶示范区建设,开展库区裸房管线整治、垃圾转运站改建、人民公园整治等10多个提升工程,村庄人居环境得到较大改善。村里新建1座垃圾转运站、建设污水处理厂2座,建造湖边观景台、湖滨漫步道、库湾码头,道路整洁美观,为村民创造一个生态宜居的环境。
绿盈乡村,要宜居也要富裕。发展生态文旅产业,成了赤锡村实现村民增收致富目标的重要抓手。
赤锡村着力打造特色农产品,以种植青梅李果为主,推广种植口味佳价值高的糯橄榄。同时引进企业前来投资建设中草药种植基地、山水鲤道野奢度假农庄,建造民宿客房、综合服务中心、帐篷营地、梯田花海、农事体验等配套,吸引游客乡村游,鼓励村民返乡创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值得一提的是,赤锡村还举办乡村振兴学园,成立人才孵化培育基地,为周边民宿经营者和旅游服务从业者提供专业的培训和指导,增加环库周路的自行车栈道建设、环库周路的花化绿化建设等休闲旅游项目,发展水上运动、水上旅游等项目,乡村振兴特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好。
同样濒临水库,永泰县嵩口镇大喜村也做到了不污染也发展、不砍树也致富。
大喜村全貌
从2015年开始,大喜村持续美化亮化村容村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修建农村安全饮水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通过湿地消纳处理农村污水;通过市场化运营卫生保洁,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拓宽、硬化村道,实施照明工程。
村两委对旧房裸房及房前屋后的环境也进行了改造和美化,利用当地盛产的竹子修建形式多样的篱笆围栏、休息亭、公共厕所,将破旧的村居改为青瓦黄墙保留土夯墙式的民居建筑。
同时,该村配套完善生态旅游设施,建成绕村步栈道、水库观景楼虎岩亭、笔架山登山步道等,昔日容貌破旧的大喜村摇身成了今日设施完备、生活便利生态环境优美的旅游景区。
大喜村风光
大喜水库的古朴村落遍布山间的竹林、李果、茶树以及恬静的田园风光,大喜村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开发乡村民宿、户外运动休闲养生、体验农业等“生态产业+旅游”特色项目。
2017年,大喜村引进文创企业,完成陈坑土地流转1000亩,建设陈坑野生动植物摄影基地;2018年引进旅游开发公司对公有资产房屋进行整盘设计改造,打造特色民宿村,让游客体验到真实的农村生活。
村里还通过专业合作社规范管理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真正做到不污染也发展、不砍树也致富。
养蜂园、高山羊园、李果采摘园、农耕园特色农产品、旅游伴手礼李果采摘节、户外夏令营“人民公社食堂”……碧波荡漾的大喜水库,山水相映的田园风光,以优质生态环境为依托,以农业资源为基础,以品质乡村旅游为引领,这个世外桃源般的湖畔村落,旧貌换新颜后,仍然保有原汁原味的农耕文化,乡土气息如此浓厚,正吸引着八方来客前来探秘。
大喜村古桥风光
不只是大喜村,在永泰,世外桃源般的绝美之地还有不少。
距永泰县城56.3公里的嵩口镇月洲村,近年来摘取到了诸多殊荣,中国传统村落,福建省十大醉美村落……其知名度日增,游客也纷至沓来。
月洲村是如何做到声名远扬的?
在基础设施完备的基础上,月洲村以乡村生态建设为抓手,开展桃花溪河道整治、植树绿化、旱厕改造、污水处理垃圾分类等项目,新建污水处理设施、垃圾阳光房处理设施及垃圾转运站,有效提升村容村貌。
月洲村立足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李果、毛竹、山茶油、花生等绿色生态产业,2016年顺利通过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李果标准化生产基地验收。目前,该村拥有永泰最大的芙蓉李种植基地,全村李果面积4826亩、油茶面积1358亩、竹林面积2250亩。
月洲村
村里白墙黑瓦的老屋掩映其中,屋前屋后种植瓜果李花盛开时,层层包围着村子美如画卷的景象,引得无数游客前来观景留影。
月洲村历史上走出过48位进士,还是南宋爱国词人张元幹的故乡,人文内涵十分丰富。
月洲村以文化资源为依托,打造精品文化旅游品牌:投资建设井潭街(游客服务中心)、精品民宿修复张元幹故居、张氏宗祠、宁远庄、重建寒光阁、水月亭、雪洞,还将一座废弃水电站改造成中国第一个以民间工艺美术为主题的公益图书馆,乡村文化旅游渐成规模,年游客量达8万人次。
寒光阁
立足“农业兴村、生态立村、旅游旺村”的发展思路,月洲村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三效合一。
无独有偶,在“面子”和“里子”上双向发力,永泰县富泉乡力星村也跑出了乡村振兴“加速度”。
——环境提升扮靓村庄“面子”。力星村做好污水净化文章,在全省率先引进国外先进的净水技术,试点“三格式化粪池+净化槽”中外结合的污水处理模式,净化处理后的水质可直接用于农田日常浇灌,既解决了生活污水气味难闻的问题,也为全市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启示。持续改善村庄的人居环境,修建了占地1700平方米的柳丝公园,并对公园周边裸房进行改造提升,绿化花化美化村庄环境。力星村四面环山,清澈见底的富泉溪从村中穿流而过,呈现出“开门见山,喜笑颜开”的喜乐场景。
——产业植入提升村庄“气质”。力星村围绕柳丝公园、鱼鳞坝亲水平台、乡村会客厅、民宿、休闲观光种植园等空间,形成乡村旅游新业态。发展富泉溪景观坝水上文旅项目,增加乡村旅游的趣味性。综合改造双溪口废弃水电站,增设风情木屋以及房车露营基地等,精雕细琢提升民宿品质,让游客住进风景里。打造别样乡村会客厅,深挖富泉文化,让游客恋上乡村美景。高标准建设力星生态草莓园,探索出“草莓+旅游”的融合发展方式,推进村庄旅游产业稳步发展。
——党建引领夯实村庄“底子”。力星村突出党建引领,深入开展“红色领航工程”,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设立党员先锋岗,创办柳丝讲堂,通过“党支部+商户+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带领群众全力打造党建示范村和脱贫样板村,建成了光伏发电项目,并引进永泰县果驿站家庭农场发展休闲观光种植业。同时,打造全市首个村级党员政治生活馆,成为永泰县特色研学线路的重要教学点之一。
如今的力星村打开思路、找准产业,致力创新发展模式,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的省级贫困村已“脱胎换骨”,成为富泉乡响当当的“明星村”、村民安居乐业的“幸福地”。
来源:《海峡乡村》杂志2023年第12期
绿盈乡村 有福之州焕新颜|(4)永泰:“面子”“里子”并重,不污染也发展
-
汇聚智慧 共话竹业未来 ——“专家企业面对面 汇智助力武夷竹”即将在武夷山举行
在“以竹代塑”国家战略持续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日益加快的背景下,由中国林学会竹子分会、南平市林业局主办的“专家企业面对面 汇智助力武夷竹”活动将于2025年5月12日至14日在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隆重举行。
2025年05月12日
-
【金牌旅游村】永春县龙水村:漆篮之乡 慢享生活
漆篮是福建省传统竹漆工艺品,产于泉州市永春县仙夹镇,在那里有一座以漆篮闻名的小乡村,它就是被誉为“漆篮之乡”的龙水村。龙水村具有深厚的漆篮文化底蕴,以传承特色漆篮文化为出发点,发展特色文化旅游,先后获评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省级传统村落、高级版“绿盈乡村”,被列为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现场推进会观摩点,并于2021年获评“福建省金牌旅游村”。
2025年05月07日
-
【金牌旅游村】三元区小蕉村:村在景中 景在村中
从喧嚣城市到静谧乡村需要多久?这次目的地给出的答案是“十多分钟”。小蕉村,距离三明市区仅13公里。那里群山环绕,溪水穿村而过,镜湖波光潋滟,村居整洁有序,充满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仿佛世外桃源。近年来,小蕉村持续致力于将农业景观、滨水景观、山林景观营造、保护与乡村人文资源的延续相结合,不断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青山、镜湖、水杉、石桥相映成趣,游客流连忘返,乡村旅游如火如荼,小蕉村成为三明河湖长卷中的一个焦点,于2021年获评“金牌旅游村”。
2025年05月07日
-
2025“福将杯”八闽旅游美食创新评选大赛在建瓯举行
4月21日上午,2025“福将杯”八闽旅游美食创新评选大赛在建瓯市饕餮广场举行。本次大赛由省旅游协会、省餐饮烹饪行业协会、建瓯市人民政府、建瓯市人大常委会指导,省旅游协会旅游美食分会主办。省旅游协会会长李毅強博士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2025年04月27日
-
京东“春晓计划”走进泉州,商家0元开店、拿补贴投广告、上活动快速爆单
2025年04月10日
- 2024-03-19
- 2024-01-18
- 2024-01-18
- 2024-01-17
- 2024-01-16
- 2024-01-16
- 2024-01-08
- 2024-01-05
- 2024-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