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特色产业风生水起
晋江八仙山 刘翼/摄
集体经济薄弱,且公共土地少,不可能通过拆迁补偿和置换土地来大拆大建。面对这样的局限,该如何美化乡村?
晋江市东石镇潘山村给出了答案:见缝插绿、借地绿化。
在保持原貌的基础上,潘山村鼓励村民在房屋之间,接缝之处,进行绿化、美化和硬化。村两委班子带头借地造景,入户走访耐心解释借地造景做法,借地捐地绿化1万多平米,建造了20余处微景观、8个休闲小公园,人居环境愈发整洁清幽,处处绿意盎然。
为了让家园更美好,潘山村将环境卫生“门前三包”、翻房让路、互帮互助、勤俭持家和红白喜事简办等内容列入村规民约,免费向每户村民发放2个垃圾桶,推行垃圾干湿分类,保持村中环境清洁;推行环境卫生月评比,用门前的一张笑脸娃娃贴,引导村民实行自家卫生、绿化、整洁“三包”,建立起村民自治的治理体系和长效机制。
保护古建,留住乡愁,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
潘山村注重保存闽南建筑风貌,倡导红砖文化,把燕尾脊、出砖入石、泥雕木雕砖雕石雕等工艺文化运用到环境景观建设中去。同时,通过宗祠、戏台、庙宇、池塘、老屋、埕埔、古树、沙滩、学校、仓库等老场所的环境整治提升,注意收集古厝建筑材料,如石凳、屋瓦、石板、筛子、水缸、石磨和渣石等物件,营造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人文景观,打造“儿时记忆,回得去的故乡”,留住乡愁。
产业发展方面,潘山村以木雕为主要支柱产业,其庙宇木雕工艺享誉台湾及东南亚各国,被列为第四批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南派掌中木偶发源地,实现木雕加工年产值超亿元。
与此同时,潘山村积极发展胡萝卜特色农业,拥有国家农业地理标志,成立院士工作站,胡萝卜年产值超千万元,并积极探索一二三产业融合措施,建设了胡萝卜农事体验展馆,规划建设田园亲子观光业态,设计田园健身骑行路线,带动了乡村旅游业。
潘山村的发展靠的是木雕和胡萝卜这两个特色产业,晋江市金井镇围头村的特色产业则是鲍鱼。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围头村位于围头半岛突出部,三面环海,海岸线绵延6.5公里,与金门岛相距仅5.2海里,是祖国大陆最贴近金门的地方。
围头村近万亩的海上养殖
发挥海洋优势,围头村建成近万亩网箱养鱼、海带、海蛎、鲍鱼等海产品养殖基地,其中围头湾鲍鱼养殖面积达7000多亩,全村从业人员1000多人,占全村总人口的25%,年产鲍鱼量约250万公斤,鲍鱼养殖业产值占全村经济总值的68%,带动产业增值、村民增收效果显著。
随着从业人数的不断增多,鲍鱼养殖业规模逐渐扩大,围头村整合一百多户鲍鱼养殖户,成立围头湾鲍鱼合作社,走抱团发展之路,实现从育种、养殖、加工、流通、仓储的贸工农、产加销一体化发展。通过合作社运作,与苗种、龙须菜、海带、养殖桶等供应商协商价格,大大降低养殖成本;引进台湾养殖技术,采用海陆轮养,缩短养殖周期,提高养殖户收益;与威海荣成市俚岛镇达成结对共建协议,尝试“南鲍北调轮养”,充分发挥南北海域的资源优势,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提升鲍鱼品质。
目前,围头村海峡鲍鱼养殖产业已实现苗种培育、养殖、加工和销售全产业链的延伸,通过产业间相互渗透、交叉重组、前后联动、要素聚集、机制完善和跨界配置,形成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依托鲍鱼养殖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围头村大力推动“鲍鱼养殖+休闲体验+渔村文化”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打造“看金门、探炮洞、逛古街、泡海水、吃海鲜、抓鲍鱼、住民宿、听故事”的“一村一品”特色产业链。
为进一步推广乡村旅游资源,围头村率先打造两岸交流先行村,积极培育涉台文化节庆品牌,两年一度的“海峡两岸七夕返亲节”和两年一届的“闽台乡村旅游文化节”形成了极具影响力的外宣文化旅游品牌。
凌霄塔星轨 王荣元/摄
今日的围头,已成为“两岸一家亲”的真实写照,“海峡第一村”乡村旅游文化品牌越打越响。
坚持以“保护生态、保护文化、发展乡村旅游”为主线,持续推进乡村生态振兴,久久为功,围头村累计获得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鲍鱼)等20个“国字号”殊荣,现已成为福建省乡村旅游人气最旺的目的地之一,带动了渔业生产与休闲旅游的发展,全村生产总值达3.7亿元,村集体收入300多万元,人均收入3.7万元,为乡村的全面振兴注入的生命力。
来源_《海峡乡村》杂志2023年第11期
绿盈乡村 美丽泉州入画来|系列报道⑥晋江:特色产业风生水起
-
【金牌旅游村】永春县龙水村:漆篮之乡 慢享生活
漆篮是福建省传统竹漆工艺品,产于泉州市永春县仙夹镇,在那里有一座以漆篮闻名的小乡村,它就是被誉为“漆篮之乡”的龙水村。龙水村具有深厚的漆篮文化底蕴,以传承特色漆篮文化为出发点,发展特色文化旅游,先后获评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省级传统村落、高级版“绿盈乡村”,被列为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现场推进会观摩点,并于2021年获评“福建省金牌旅游村”。
2025年05月07日
-
【金牌旅游村】三元区小蕉村:村在景中 景在村中
从喧嚣城市到静谧乡村需要多久?这次目的地给出的答案是“十多分钟”。小蕉村,距离三明市区仅13公里。那里群山环绕,溪水穿村而过,镜湖波光潋滟,村居整洁有序,充满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仿佛世外桃源。近年来,小蕉村持续致力于将农业景观、滨水景观、山林景观营造、保护与乡村人文资源的延续相结合,不断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青山、镜湖、水杉、石桥相映成趣,游客流连忘返,乡村旅游如火如荼,小蕉村成为三明河湖长卷中的一个焦点,于2021年获评“金牌旅游村”。
2025年05月07日
-
2025“福将杯”八闽旅游美食创新评选大赛在建瓯举行
4月21日上午,2025“福将杯”八闽旅游美食创新评选大赛在建瓯市饕餮广场举行。本次大赛由省旅游协会、省餐饮烹饪行业协会、建瓯市人民政府、建瓯市人大常委会指导,省旅游协会旅游美食分会主办。省旅游协会会长李毅強博士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2025年04月27日
-
京东“春晓计划”走进泉州,商家0元开店、拿补贴投广告、上活动快速爆单
2025年04月10日
-
《海峡乡村》杂志 赋
2025年04月09日
- 2024-03-19
- 2024-01-18
- 2024-01-18
- 2024-01-17
- 2024-01-16
- 2024-01-16
- 2024-01-08
- 2024-01-05
- 2024-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