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亩地能产3000公斤蜜薯,除去成本,每亩可赚近5000元。”日前,周宁县李墩镇际头村的蜜薯进入采收期,当地益丰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芳估算了今年的收成后,感觉干劲更足了。
今年4月,“李墩高山蜜薯”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近年来,李墩镇依托良好的资源禀赋,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多元化发展,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模式,因地制宜大力推广蜜薯种植,加快产业集聚发展。截至目前,李墩镇蜜薯产业规模达2000亩。
支部领办 高山蜜薯走俏市场
初冬时节,在际头村的田间地头,只见挖薯机来回穿梭,一个个体态饱满、颜色鲜艳的蜜薯破土而出,村民熟练地将蜜薯分拣、装筐、转运。
“李墩镇平均海拔850米,域内雨量充沛、昼夜温差大,独特的气候条件让蜜薯生长期延长,糖分积累充足,具有甜度高、口感细腻等特点,深受市场青睐。”陈芳说,目前,合作社种植了300多亩蜜薯,产值达200多万元,主要销往福州、厦门等地。
陈芳与蜜薯结缘于2021年。起初,他只流转了50亩土地用来种植蜜薯,规模并不大。经过一段时间试种,他敏锐地洞察到蜜薯产业巨大的市场潜力,便选定“普薯32”“玛莎莉”“红瑶”等3个蜜薯品种,通过际头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方式,盘活周边撂荒地,开始大规模种植。
“我们与省农科院合作,改变传统的自繁、自育、自留种模式,通过‘自主育苗、农科院脱毒’的院地合作模式,提高种薯种苗质量。同时,采取横插的方式种植,进一步提高蜜薯产量。”陈芳说。
种植过程中,合作社坚持施用有机肥,保证产出的蜜薯绿色、有机、健康。今年还引进了轨道运输机,依托地形而建,一次便可运载300公斤蜜薯,打破以往肩挑手提的局限,为基地管理和产品运输带来极大便利。
辐射带动 抱团发展做强产业
种出优质蜜薯后,如何将其变现生金,让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
“之前不是不愿种,而是不敢种。”李墩镇黄埔村村民林品富说,在看到蜜薯带来的经济效益后,今年,他试种了10余亩蜜薯,从苗子下地到出薯,都由益丰种养专业合作社提供专业指导并统一销售。
受益的远不只单一的种植户。2018年,李墩镇际会村就种植了400多亩蜜薯,但由于缺少技术支持、销售渠道较窄等原因,收益有限。今年,际会村主动对接益丰种养专业合作社,扩种了200多亩蜜薯,合作社提供技术支持与销售渠道,给足信心。
为改变单打独斗的局面,加快产业集聚发展,李墩镇成立芹溪村、际头村、楼坪村联村党委,抱团发展蜜薯产业,并逐渐辐射到全镇各个村乃至礼门、泗桥、纯池等周边乡镇。
“随着蜜薯种植面积增加,种苗需求量随之增大。我们着手扩大蜜薯育苗基地,联合福建农林大学推动种苗培育扩繁,为后续扩种提供种苗保障。”陈芳说。
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如何进一步提高蜜薯产品附加值?
走进际头村的蜜薯干加工厂,一股香甜的蜜薯味扑鼻而来,工人正忙着加工、制作、晾晒薯干。去年,益丰种养专业合作社与际头村联合,建设蜜薯干加工厂,对蜜薯进行深加工,拓展蜜薯市场,进一步提高产品附加值。
“现在,越来越多的村民投身蜜薯产业。接下来,我们将开发蜜薯深加工系列产品,逐步形成集蜜薯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打响‘李墩高山蜜薯’品牌,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陈芳说。(图源_刘志玮 摄)
福建日报经济版刊登
来源_生态周宁
“甜”地忙,周宁高山蜜薯带富高山
-
讲好乡村振兴故事(三)| 系列报道⑨田野上的新飞跃
2025年01月09日
-
向绿 向新 向未来——周宁连续三年获福建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
年终岁末,在周宁县的群山峻岭之间,处处迸发着昂扬向上的奋斗激情。周宁县调后线(Y501)公路工程调羹际至山头段建设工地施工正酣,挖掘机、吊装机忙着疏理通道、运输钢架砖石;福建银海万向医用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全自动磨刃区生产设备全线开动;周宁抽水蓄能电站四台机组源源不断地输出潺潺绿电……
2025年01月09日
-
赖进益:革命老区乡村振兴样板建设的长汀实践
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传承弘扬红色文化,建设好长汀、宁化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字里行间饱含着人民领袖对革命老区人民的深厚情怀,饱含着对发扬革命先辈光荣传统、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的殷切希望。而之前对长汀水土流失治理的九次重要指示批示,饱含着对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谆谆嘱托,既是对革命老区长汀人民的亲切关怀和勉励,也是对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极大鼓励和鼓舞,更是对我们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县的奋斗指引。
2025年01月07日
-
《海峡乡村》杂志社调研组赴福安市潭头镇西坑村调研乡村振兴工作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精神,12月26日,《海峡乡村》杂志社执行社长兼总编、泉州师范学院兼职副教授吴振宇一行赴福安市潭头镇西坑村调研乡村振兴工作。
2025年01月03日
-
讲好乡村振兴故事(三)| 系列报道⑧惠屿电影岛
惠屿岛其实是一个建制村,是泉州市唯一的海岛行政村,岛屿面积约2平方公里,全村403户1400多人,曾是全市最贫困村庄,后来竟然从所在泉港区的倒数第一逆袭为第一村,更是入选了全国和美海岛,获评“全国最美渔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福建省金牌旅游村”“福建省乡村振兴示范村”等荣誉号。
2025年01月03日
- 2024-03-19
- 2024-01-18
- 2024-01-18
- 2024-01-17
- 2024-01-16
- 2024-01-16
- 2024-01-08
- 2024-01-05
- 2024-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