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仙花苑话变迁
——宁德市九都镇九仙村的振兴故事
文_禾 源
九仙花苑全景
他们是那场自然灾害的幸存者,他们是九仙村凤凰涅槃的见证人,他们是九仙村振兴的建设者,他们是同怀感恩共同唱起了“我爱畲乡好地方,高山泉水真清凉。泉水好吃讲不尽,吞落心头蜜共糖”的九仙人。
突如其来的灾难
1987年9月11日,天地昏暗,大雨滂沱,整整一天。这场雨让树木哆嗦,山体战栗,居住在山间九仙自然村的村民们一样感到心神不宁,寝食难安。可他们只能向天作揖,祈求风雨停歇。可就在这天夜里11点,一声巨响打破了夜的宁静,浑浊的黄泥水夹杂着山上的乱石滚落,大口大口吞噬着沿途的灌木和杂草,歇斯底里地张牙舞爪咆哮而来,茅寮、瓦屋有的被淹没,有的被掀向浪尖,上九仙村瞬间被山洪吞噬。
衢宁铁路蕉城区支提山站前广场管理委员会员工钟朱文说起这场灾难,悲从中来,他说:“虽事过30多年,想起来依然心有余悸!当时真正是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啊。到处是哭声、叫喊声,6座房子被摧毁,31人遇难。我家15人走了10人。当时我感觉天都塌下来了。还有一些村民说,这下要沦为乞丐了。”
关怀中重生
不可能会沦为乞丐,关怀总是战胜灾难。各级党委、政府对九仙村的灾情焦急上心,关怀迅速传导,汇聚到了九仙村,救灾、安置,善后处理,一件件,一桩桩,温暖了灾民的心,安定了灾难中的惊魂。政府引领着他们重建家园。建村没钱,财政拨出10万元;建村没地,山下云气村汉族村民主动将枇杷岗的16亩土地用于九仙村安置房建设,1988年元旦,7户受灾户19人迁入了新居。1988年6月,习近平同志到宁德任地委书记,听闻九仙村正在灾后重建,春节前,他来到九仙村慰问受灾群众并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当时慰问留下的照片如今就展示在九仙村的展示馆中。
村支部书记指着展馆中一处场景说,这个就是当年慰问场景的还原,习近平同志带来粮食,带来衣物,还说,上九仙要整村迁下来,那里不能住人了。他还嘱咐当地村民迁下来后,山上要植树造林,林多了,就不会再有泥石流。各级党委、政府便把九仙村畲民搬迁列入“造福工程”,云气村无偿提供土地建设九仙新村,至1997年,84幢房子落成,安居落户104户、270多人口,一个崭新的畲民聚居地就此落成,昔日低矮的茅草屋变成了宽敞明亮的砖瓦房,房前种菜,屋后养鸡养鸭,畲族村民家中的烟火气又重新回来了。畲汉一家亲,云气村汉族村民慷慨让地成为一段佳话。
种植中发展
“植树造林,保护环境,重建家园”的寄语,是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两次进入九仙村走访慰问受灾群众时留下的。九仙村的畲民们,明白这句掷地有声话语的重大意义。
他们从1989年开始,大面积植树造林,还留下谚语“树种山岗,竹栽湾”。村民说,年年种树,没有一年落下。如今九仙村后的支提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高达94.35%。九仙村的自古靠山吃山,他们说:“砍柴扛竹换油盐,采茶养兔赚衣钱。”传统产业就是茶、果、蔬,可只能自给自足。可在1989年,地委书记习近平送了1万株茶苗后,这茶就有了万千前景,后九都镇又供给九仙村32万株茶苗,九仙村茶园面积增大,这茶真正长了九仙人产业振兴的精神头。如今九仙村有茶园800多亩,村党支部领办专业合作社,吸收村内群众20多户以劳动力、土地、资金等形式入股合作社,目前合作社有茶园150亩。
村党支部围绕“生态农业+研学文旅+现代服务”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九仙村“九仙缘”公共品牌。实施“三改一提”,引入金牡丹、金观音、福鼎大白等茶叶新品种,实行无公害种植,推广“茶叶认筹制”,成立茶叶电商合作社,完善农产品产业链条,进而促进茶叶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2022年九仙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连续两年突破50万元。
搬迁里腾飞
2011年,闽浙两省134位老同志去信请求将衢宁铁路项目纳入“十二五”规划并尽快立项建设,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为此作出两次重要批示。2013年11月,衢宁铁路项目正式立项;2015年9月30日,衢宁铁路宁德段开工建设。
蕉城站点就建在九仙新村。2016年九仙村迎来了第二次整村搬迁,他们被安置到了高标准建设的现代化社区——九仙花苑。这一次的搬迁是凤凰涅槃后的腾飞。九仙村以生态为平台,打造“山、水、林、园”和谐一体的宜居、宜业、宜游、宜科研的大平台。他们通过资源整合,把九仙畲村乡村振兴主题馆、云气诗滩、贵村传统古村落和洋岸坂村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科普馆等文化旅游资源打造了一个能助力腾飞的大平台。
九仙村“三月三”畲家文化节歌舞
九仙村有了这个大平台,便以科技和畲家风情文化锻造出腾飞的双翅。他们结合茶产业的发展,建立茶叶精加工生产全链条的同时,致力于农旅研学结合发展路子;还针对果蔬种植、安全生态水利建设等建立研学基地。2021年1月,国网宁德供电公司前来与其签订了共建协议,共同打造蕉城“九仙花苑”小区电力特色示范点,推进光储充一体化项目、能源服务站、5G共享铁塔等建设,成为智慧能源示范小区、乡村振兴样板,他们用激情书写着新的历史,科技为腾飞插翅。助力腾飞的另一只翅膀便是畲族风情文化,九仙村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畲族人口占比超过65%,畲家文化代代传承。九仙花苑从大门石坊,到花苑墙上壁画,再到凤凰广场舞台等建设,都饱含着浓郁的畲家风情,通过三月三畲族歌舞节活动引流,通过畲族特色饮食产品开发拓宽产业渠道。建立畲村乡村振兴主题馆,全面展示畲族文化、畲族乡村振兴中历程,展示畲族文创产品等。畲族文化在活态中传承,在传承中成为九仙腾飞的一只翅膀。
凤凰腾飞,就要有扇动翅膀的动力;凤凰腾飞就要有能飞高致远的大脑指挥。九仙村腾飞的大脑与动力就在党建中,九都镇党委加强领导,创新性地走出“点、线、面”结合的立体化共建共治模式,建强中心村党委,发挥党建主心骨作用。九仙村支部在中心村党委的引导下,发挥村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认领经济联合社,探索推行“党组织+经联社+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凝聚村集体、群众、企业等各方力量,带动经济发展。例如:通过租用“九仙花苑”安置小区一榴(户)低层独院式住宅建设九仙农家乐餐饮示范项目,由党员能人领头承包经营,从而引领村民办好餐饮业,现已投产经营可容纳100人就餐规模的畲家韵味农家乐餐饮示范点。开展九仙村民宿改造项目,租用小区内闲置别墅进行民宿改造,既解决研学团队和游客住宿的问题,又增加村经济收入,还促成文旅融合的发展……村主任说:“如今九仙村天天都有客人来,真忙不过来。”
是的,九仙村天天有客人。生意洽谈,项目落地,研学活动,水文科考,畲家文化挖掘……一拨接着一拨。村里经营小杂货店的姑娘说,九仙全村220户,常住人口也就780多人,如今客人比村里人还多,真的是天天“三月三”。
我跟着村干部在九仙花苑里慢慢走着,看着别墅群一般的九仙花苑家家新舍,想起两度搬迁,九仙村确实是凤凰涅槃。从上九仙村到九仙新村再到九仙花苑,这一路走来,确实种下党建的初心,绽放着畲汉一家亲的芬芳。蓝蓝的天上,飘着白云,整洁的村道映着镇、村党员干部的身影,萦绕在田间地头的是清风,风中传来的是那首“畲家振兴铭党恩,反哺家乡情意真”的畲歌。
讲好乡村振兴故事(二)| 系列报道㉛九仙花苑话变迁
-
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走访百里八闽乡路 擘画乡村振兴蓝图
近日,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团委协同马克思主义学院、园艺园林学院、相思岭乡村旅游产业学院等共同组建基层服务践行团,紧扣“大思政课”建设要求,聚焦红色文旅,发挥学科特色和专业优势,联合开展为期6天的2024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2024年09月10日
-
讲好乡村振兴故事(二)| 系列报道㊺外石村的故事
时光煮雨,岁月缝花。说起乡村振兴的故事,邵武卫闽镇外石村是一个有说道的美丽乡村。它从曾经的富饶落寂到贫困,又从贫困逐渐走向富裕,从没落走向振兴,继而从振兴走向乡村文化复兴,成为福建闽北一个有底蕴的文化之村。
2024年09月06日
-
讲好乡村振兴故事(二)| 系列报道㊹新生活的霞彩
闽东屏南县甘棠乡漈下村是一个有着 500 多年历史的村落,伴随着城镇化浪潮,漈下村一度人口外流,从昔日的一个大村凋敝成空心村。2015年春天,公益奇人林正碌入村考察,发现这个传统村落生态环境优越,人文积淀厚重。在屏南县委宣传部的支持下,他决定在此创办公益画室教村民画油画,推动文创产业发展,用文化改变村民们的生活。
2024年09月05日
-
讲好乡村振兴故事(二)| 系列报道㊸“三治”融合,为乡村振兴赋动能
芗城区石亭镇下高坑村小区门前小公园的凉亭,是村民们茶余饭后最喜欢去的地方。在那里,大家可以聚在一起畅所欲言,聊心事、提建议,从家长里短到村庄建设、小区管理、村级经济发展……很多村级治理的“麻烦事”就在村民们的“你一言、我一语”中迎刃而解。
2024年09月05日
-
讲好乡村振兴故事(二)| 系列报道㊷红绿相融,书写文旅发展新篇章
长汀县濯田镇水口村位于汀江与濯田河及浏坊河的交汇口,形成三江汇流的独特自然景观。村庄东部的汀江岸边,有一个古老的渡口,从南宋端平三年(1236)宋慈开辟汀江航运开始就有文字记载。从宋朝到解放初期的七百多年间,南来北往的船只川流不息,商帮过客络绎不绝。古树林、古驿道、古民居、古街道、古渡口……守护着这座江边的古老村落。在新时期的春光里,红色文化和绿色文化交相辉映,书写着绚丽多彩的华章。
2024年09月05日
- 2024-03-19
- 2024-01-18
- 2024-01-18
- 2024-01-17
- 2024-01-16
- 2024-01-16
- 2024-01-08
- 2024-01-05
- 2024-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