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永定,以客家家训家风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在当地发挥着“润物细无声”的教化作用,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优良的客家家训家风,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方面,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在闽西蜿蜒起伏的崇山峻岭之间,放眼可见或方或圆、黄墙灰瓦的建筑,这就是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土楼所蕴含的客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永定土楼客家人的祖训家规,寄托着客家先祖、土楼主人对后代的谆谆教诲与美好期望,展现了中华优秀文化和客家优良家风,承载着客家传统美德。2015年6月在洪坑土楼景区的“庆成楼”建成客家家训馆,集中展示土楼客家人的祖训家规,体现客家核心价值观。客家家训馆展馆面积300多平方米,以“坚韧不拔、开拓创新、爱国爱乡、团结互助、崇文重教”的客家精神为主线,通过族谱、图片、书法和部分实物形式,展出永定境内100多个姓氏中的32个姓氏的祖训家规,以及永定客家族谱中有记载祖训家规的19个姓氏族谱,32帧名居、名祠家训图片,14幅家训书法作品。这一段段客家家训前来参观的游客们深有感触。
“这个家训馆,能感觉到我们汉唐文化的底蕴在这里面,有中华五千年的民族文化在里面,我们应该更加重视这些祖训、家规,这是我们老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学习,它时刻提醒着我们不要忘本,不论我们在哪,都要时刻记着我们是华夏的炎黄子孙。”来自广州的游客说。
“像这种这么好的祖训家规,这样的一种传统文化,值得在全国推广,让更多的、全国的孩子们都来学习,把我们这种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来自山东青岛游客说。
“这个家训馆,我们是按照体现客家精神薪火相传的“传承”为主题塑造,从室外到室内通过景物互现,情景共融的形式,营造出浓厚的客家家训文化教育氛围。”永定区湖坑镇党委统战委员沈桂兰说。
当游客在参观客家土楼土楼王子“振成楼”时,经常可以见到一位头发花白、善于讲解的农民导游。他叫林日耕,是“振成楼”的第二代主人。“振成楼”由洪坑林氏21世孙林逊之牵头于1912年开始建造,历时五年建成,共有208个房间,最多的时候林氏家族有130多人聚居在这幢楼内。林日耕每次在为游客讲解土楼精湛的建筑工艺时,都会自豪地着重介绍那些楼内随处可见的楹联。
“这些家训家规寄托着客家先辈们对后辈的谆谆教诲与美好期待,对于传承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林日耕说。
据了解,为建设客家家训馆,龙岩市永定区发动广大群众搜集、报送各个姓氏家训,整理祖训族规,包括姓氏族谱、土楼楹联、牌匾题刻、村落童谣、雕刻古迹等,共征集到具有代表性的特色家训稿件69篇,整理筛选展出了百家姓前20个姓氏和永定客家族谱中记载的家训。这些祖训家规,各有侧重地节选部分内容集中展示,包含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家风家训主要涵盖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方面内容,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弘扬、启迪的作用。作为一名讲解员,我将对家训馆里面的内容进行认真细致的讲解,让更多的游客了解我们客家的文化内涵,传承家庭美德,弘扬客家文化。”林日耕说。
客家家训十分重视人的道德修养。孝悌仁爱、礼义廉耻、积德行善、忠实诚信等优秀品质,被视为立身处世之道。黄氏家规“为士者敦诗书崇礼让”;吴氏祖训“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友爱兄弟,和睦同族,尊敬祖宗,弘扬祖德”;李氏家训“不睦宗亲是不敬祖宗,不敬祖宗则近于禽兽”;王氏家训“先国家,敦孝友,重丧祭,肃闺门,守耕读,务勤俭,戒斗讼。”……这些家规家训,体现了做人要从懂孝悌开始,礼义是治理之法,廉耻为立身之节。
“客家家训内容包含了修身、立业、报国、处世、气节等方面的内容,从传统家族文化中发掘了丰富的修身内容,为我们党员干部提供了参照。”永定区湖坑镇党员干部李汀庆说。
“展馆展示的是精选内容,同时,我们还增设资料查阅电子屏,把完整的客家家训及有关的客家文化资料制作成电子屏档案,供参观者查阅。”永定区湖坑镇党委政府统战委员沈桂兰说。
土楼里的这些客家家训,正像清风细雨一样润泽着我们的心田,砥砺着我们。家风,即家庭风气,是全体家庭成员的行为习惯和准则。家风,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国风。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与国的命运息息相关。在某种程度上,家风、民风、国风存在某种规范统一,家风的好坏决定了民风和国风的优劣。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家风的好坏、严格与否,直接影响到社会风气和党风的好坏。
依托世界文化遗产“振福楼”而建设的“客家家风楼”,辟有10个展室,分为厚德篇、忠孝篇、耕读篇、勤俭篇和清廉篇等5个部分,展示了41个家风故事,并融合客家山歌、童谣、俗语、谚语等内容,生动阐述了客家传统文化中的慈孝、忠诚、仁惠等优良家风故事;与已经在洪坑村“庆成楼”建成的“客家家训馆”遥相呼应、相得益彰,较完整地向人们展示永定客家家训家风,成为人们传承优秀家风、家训教育的好场所。“客家家风楼”的建成,对发掘传承中华传统家风家教好故事,弘扬传统优秀家风文化和客家文化精神,陶冶广大党员干部情操,从根源深层次上筑牢不想腐的思想堤坝,引导党员于部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实现“春风化雨润无声”的教化效果。
“优良的家风家训是中国人最切身的文化最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丰富滋养,要世代相传。”永定区湖坑镇党委政府统战委员沈桂兰说。
客家家训家风,在润泽了一代又一代客家人茁壮成长的同时,一些好家风家训也面临“危机”,抓好普及传承势在必行。近年来,永定区开展“家训家风伴我成长”活动,制作《家训、家教故事选》,举办“传承好家训,培育好家风”美文诵读比赛,开展各具特色的“家风家训教育”主题班会观摩活动……百年老校永定一中也将客家家训家风教育纳入办学之中,深入孩子们的心灵。永定区税务局的“客家家风家训·思想廉洁文化教育馆”,达到了“风气清、正气高、人心和、业务精”的良好廉政建设效果。永定区峰市镇河头村将全村10余个姓氏的祖训图文并茂展现于文化长廊,永定区湖雷镇上南村将祖训家规刻在农民公园的一块块石头上……如今,普及客家家训,传承客家家风已经成为永定当地的一个特有现象,成为引导着当地人向善向上,构建和谐家庭和社会的“助推器”,涵养时代新风的一个重要抓手。(通讯员/黄秋萍 )
《海峡乡村》杂志投稿邮箱:hxxczzs@163.com
龙岩永定:家训家风润无声 涵养新风传美德
-
福建省省长赵龙赴省乡村振兴研究会调研指导工作
2月18日,福建省省长赵龙带领省直相关部门负责人赴省乡村振兴研究会调研,指导工作。
2022年02月21日
-
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的“长汀样本”研究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大决策部署以来,长汀县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聚焦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坚持党建引领、连线成片、创新机制、共创富美,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和水土流失治理两项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着力打造全国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新时代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农文旅融合乡村振兴长汀县域样板。
2023年09月28日
-
“庆丰收·促和美”新圩镇举办厦门市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
9月22日,由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厦门市人民政府主办,厦门市农业农村局、翔安区人民政府承办的厦门市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在翔安区新圩镇面前埔村拉开序幕。此次活动以“庆丰收·促和美”为主题,汇集乡村文艺展演、丰收农夫市集、丰收艺术绘画、农耕趣味运动会、露营美食记、品乡厨百味等庆丰收系列活动。
2023年09月26日
-
2023首届乡村振兴民间论坛在永泰举办
9月23至24日,以“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2023首届乡村振兴民间论坛,在福州市永泰县梧桐镇坵演村举办。
2023年09月25日
-
讲好乡村振兴故事(37)| 在乡村振兴沃上中创业
2023年09月22日
- 2023-08-23
- 2023-02-14
- 2022-12-30
- 2022-09-27
- 2022-08-11
- 2022-02-22
- 2021-11-17
- 2021-09-29
- 2021-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