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日出


      武夷山除了好山好水好茶外,还有一座藏有千年记忆的古村落,它就是兴贤村。兴贤村,是武夷山市五夫镇的一个古村落,有着“邹鲁渊源”的美称,这里曾是朱熹生活了40年的地方。草长莺飞时节,我们驱车从武夷山市区出发,沿着宁上高速和浦南高速一路前行,来到武夷山市兴贤村,游历朱子故里,感受坊巷间的宋风遗韵。

     

五夫镇,坐落于武夷山市东南部,始建于晋代中期,原叫五夫里。荷韵依依、书声朗朗,是过去一千七百余年来,小镇的最佳注脚。兴贤村地处武夷山市五夫镇,理学宗师朱熹在此教学、著述、授徒长达50余年,留下了兴贤书院、朱子巷、紫阳楼等历史遗迹,文化底蕴深厚。随着五夫镇获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全国第二批特色小镇”,兴贤村作为五夫镇旅游资源的核心村,也有着“朱子故里”和“白莲之乡”的美誉。

 


兴贤书院

     

信步于千余米长的兴贤古街上,清风徐徐,古村的气息扑面而来。兴贤村最骄傲的当属朱熹,最能体现朱熹功绩的当属这条兴贤古街。自中晚唐刘氏家族迁居五夫镇起,古街便初具规模,到了宋代开始兴旺,特别在南宋后期,胡家、刘家诸贤以及朱熹相继成名之后,更趋于鼎盛。我们走在前往兴贤古街的路上,直接从左手边一条近路钻了进去,看到的是青石板延伸的一条长长的巷子,两边的木质房屋散发着潮湿和陈旧的味道,脱落的墙面斑驳中透着历史的气息。古街由六个不同名字的街坊组成。街中牌坊林立,石坊门上镌刻着“天地钟秀”、“籍溪胜境”、“紫阳流风”、“三市街”、“天南道国”等历史名人的手书横额。让人欣喜的是这边的老房子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人住,弥漫着烟火气,转头看见一位耄耋老人坐在门前的藤椅上,悠闲地晃着,眼睛眯成一条缝打量着我们。古街古巷间,年迈的老人,刚学会走路的娃娃,撑着一把伞独自散心的女子,沐浴在初春的暖阳里,这一幅幅浑然天成的画面,是这趟旅行意料之外的风景线。

     

门枕抱鼓石是兴贤古街的一大特色,抱鼓石是中国宅门“非贵即富”的门第符号,是最能标志屋主等级差别和身份地位的装饰。据说,只有古代的达官贵人门口才被允许做抱鼓石,平常百姓家门口根本触及不到。古代官位等级身份不同,抱鼓石的图案也各不相同。文职官员做方鼓,武职官员做圆鼓。游客来到这抱鼓石前,都会用双手触摸石面,可以带来好运,升官发财。

     

兴贤古街上还有五口“五贤井”,井栏石沿上仍可以见到“雍正四年重修”,“明朝万历十九年中秋,由王有节出资挖掘”等文字内容。我们在井边合影留念,这口井如今已经成为观赏景点,不再做打水使用,但井壁沧桑古朴的风韵仍然令人痴迷陶醉。

 


兴贤村烤烟房民宿


      在兴贤古街的居中地段,兴贤书院就屹立在那。外墙上的漆面年久失修,书院名为“兴贤”,即寓有“兴贤育秀、继往开来”之意。后书院于元初毁于兵燹,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重建。书院门楼宏伟奇特,门楼正中最高处装饰“状元”帽,左右两边门上分别装饰“榜眼”、“探花”官帽,官帽没有设置成清朝顶戴花翎的样式,却保留了明代官帽的样式,表明了清代满族对中原文化的认同,极具象征意义。

     

书院全部建筑共分三进:前进为正堂,分下廊与上厅。书院门牌楼高耸,构筑精巧,门饰砖雕花鸟人物,上嵌石刻“兴贤书院”竖匾,围以龙凤呈祥浮雕,门楣横额为“洙泗心源”,左为“礼门”,右为“义路”横额砖刻。牌楼造型雄伟凝重,飞檐重叠,气势磅礴,蔚为壮观。值得一提的是,“兴贤书院”肇建约于南宋孝宗朝,早年朱熹曾在此读书求学,后又在此讲学传道,亲书门匾“兴贤书院”。站在风吹日晒的书院旧门前,仿佛依稀能听到学童的朗朗读书声在耳畔回响。

     

沿着兴贤村的乡间小路,一路上可以看见田地里大片大片的荷叶交错纵横,粉嫩的荷花含苞欲放。绕了几个弯,我们来到了紫阳楼遗址处,只有几棵茂密的大树挨在一起,周边一片荒芜,中间立着一块纪念碑,上面已经有青苔攀附,石绿色的字样写着“朱熹故居——紫阳楼遗址”几个字。朱熹从15岁起在此定居,一直到晚年迁居建阳为止,住了近50年。历代屡经修建,后毁于民国。朱熹住过的紫阳楼,经800多年沧桑,早己片瓦不存了。现存的建筑是近年修建的。好在它后面的屏山还在,屋前的潭溪还在。最使人欣慰的是,朱熹所植香樟尚在。自朱熹手植后,已在此静立八百余载春秋,岁月如歌,树下乘凉的也不复旧人。正如朱子儒家思想一样,深深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永世长存。

 


荷韵依依

   

民以食为天,兴贤村的饮食文化,伴随着千年古街,共同在历史中轮回。在兴贤村各个景点闲逛时,我们看到了不少村民们坐在家门口剥莲心,洁白圆润的莲子装了一筐又一筐。询问后才知道,这里以盛产建莲闻名,素有“白莲之乡”美名。每年仲夏时节,这里的千亩莲花竞艳,散发阵阵的清香,一派丰收景象。兴贤村的白莲洁白脆嫩,易烂面沙,品质上乘,自南唐至清末一直作为朝廷贡品。兴贤村的莲子汤,貌不惊人但是清香沁人心脾。离开时我们也买了一斤的莲子做纪念。

     

兴贤当地标志性食品,除了白莲以外,还有“孝母饼”。每至重阳时节,家家都会购买“孝母饼”给老人享用。相传,朱熹的母亲特别爱吃儿子做的酥饼,朱熹每次出门远行之前,都要亲手制作大量酥饼,以慰老母思儿之情。

 


龙鱼戏表演

     

吃饱喝足之后,我们又观赏了龙鱼戏。龙鱼戏是兴贤村的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龙鱼是一种龙头鱼身的龙,又称“鱼化龙”,寓意学子只要一心向学,便可脱胎换骨,从一尾普普通通的鱼变成天之骄子、人中龙凤。从宋代起,每逢士子中举或应试入贡,村民们都会用竹子编制成龙鱼形,蒙上绢布,绘上色彩,制成龙鱼灯,以庆贺士子中举登科。龙鱼戏的表演过程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鲤鱼游莲塘”。一群由大到小的红鲤,鱼贯而出,游入“莲塘”,领头最大的称为大鲤,谐音“大利”,隐喻大吉大利。群鲤在大鲤的带领下时而上下翻腾,时而左右划着弧线游弋,在众多装扮成莲花仙子的少女中穿梭,这是结合了当地主要盛产莲子,喻义连年有余。第二部分是“鲤鱼跳龙门”,喻文人才子十年寒窗苦读终于登科取仕、可立志修身治国平天下之意。

     

此次兴贤村之旅虽然没有游尽所有景点,但已让人难以忘怀,在古韵犹存的兴贤古街上,在历史厚重的兴贤书院门前,在朱子手植的百年香樟树下,朱熹所推崇的儒家思想仍在世代传颂……

网站首页    清新福建    【金牌旅游村】武夷山兴贤村:千年古村 朱熹故里

【金牌旅游村】武夷山兴贤村:千年古村 朱熹故里

2021年9月3日 09:14
浏览量:0
导 航
热 点 推 荐
曝光平台